一提到金融民工,十個出租車司機里有九個會說金融業好工資真高,有一次我問司機為什么搞金融的工資就高,司機一臉看傻叉的表情看著我說,全國的錢你們都要過一道手,工資怎么會不高。而帶著這個問題再去知乎逛一圈,大概就很容易產生仇富情緒了。
雖然老司機師傅可能混淆了普通金融業和央媽,但是工資高一直是社會各界對金融民工的刻板印象,畢竟無論電影還是文學作品,但凡提到金融業,盡管結局基本上都是金融危機炒股破產,但在前期一定都把金融從業者的生活寫得紙醉金迷,以至于金融民工自詡金融民工都有一種自信者才敢自黑的浩然正氣,連去711吃個盒飯似乎都帶著與民同樂的BGM。
而大多數準金融民工把金融行業作為就業目標,除了金融機構的空調都很給力之外,同樣是出于金融從業者的精英形象,而這樣精英形象的潛臺詞說白了也是高薪。那么大家對金融業的這個認知到底對不對呢?依據國家統計局的相關數據,我們來看一看現實到底是怎樣的。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以下數據均為城鎮從業人口的數據。
依據企業所有權的性質,可以劃分為私營和非私營兩種。在私營領域,按照統計局的劃分方式,我們將經濟部門劃分為18個行業,在這18個行業中,金融業從業人員在2016年的平均年薪為50366元,平均到每個月大約4197元,看上去不是很樂觀。不過在所有行業里,金融業的平均年薪排名第三,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分別是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和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平均年薪分別為63578元和54764元。
而轉到非私營企業,經濟部門則劃分為19個(與私營部門不一致),其中,金融從業人員在2016年的平均年薪為117418元,平均每個月達到了9785元(可以算一下自己有沒有拖后腿),考慮到國內大部分金融單位都有國有性質,這個數據可能更接近大部分從業者的情況。不過金融民工這里依然輸給了碼農,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從業人員的平均年薪為122478元。從這個角度講,準金融民工們可以考慮大學的時候轉到計算機系去了。
在收入上金融民工的確屬于這個社會的高收入人群,不過出租車老司機們更應該吹捧的是碼農,雖然大家都是加班狗,但是絕對不能因為碼農穿格子襯衫金融民工穿西裝就產生錯誤的判斷,畢竟金融民工的西裝可能還沒有別人的格子襯衫貴。
那么金融從業者一般都去哪兒上班呢?這個問題似乎不言自明,北上廣深最為全國金融業最發達的地區,相關從業者的首選地區應該就是這四個地方。其中廣深均屬于廣東,上海是國內的金融中心,似乎這兩個地區的金融從業者應該最多。
不過從結果來看,2015年金融從業人數最多的地方是北京,達到了47.16萬人,廣東全省達到了46.07萬人,而上海的從業人數為33.74萬人,這從某種程度上說明,國內金融從業者搞明白聽誰指揮比較重要。而省級排名來看,金融從業人數的排名其實和各省的GDP排名較為一致,不過江蘇的從業人數沒有浙江和山東多,倒是挺讓人意外的。
那么各省金融從業者的工資水平又是怎樣的呢?
從統計數據來看,2015年金融從業者平均年薪最高的也是北京,平均年薪為248320元,而上海緊隨其后,達到208658元,所以這兩個地方房子貴不是沒有道理的。排名第三的倒是比較令人意外,是西藏,平均年薪達到171441元,而從業人數不到10000,不過西藏的城鎮平均工資水平由于補貼的原因倒是一直高于內地很多地區。而國內金融從業者平均年薪最低的是甘肅,金融業在甘肅省的平均年薪,也不如采礦業、運輸業、地質勘探等行業,這也與當地的經濟結構有關。
從這些統計數據來看,如果打算成為一名金融民工,那么到帝都的國有金融機構肯定是墜吼的選擇了,一年可以買兩平學區房的生活真是想一想就很刺激。不過這份表格并沒有對金融行業分部門進行細化統計,不然肯定又是另一場一群拖后腿的人腥風血雨的撕逼了。
風險管理工具 / 量化投資知識 / 金融大講堂——"有金有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