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廣東,豬紅最常見的吃法是煮成豬紅湯,材料很簡單,豬紅再配上香蔥、姜、香菜、白胡椒粉滾好,就是一碗熱辣辣的靚湯了。幾乎在每家賣牛雜的小攤檔,你都可以找到豬紅湯,在微涼或寒冷的季節喝上一碗,真是暖進心窩里。當然,如果是自己在家做豬紅湯,還可以加些豆腐、韭菜、小白菜、豆芽、菠菜什么的,口感更豐富了。除了廣東,豬血的美食也很多,制作也更為復雜,像川菜毛血旺、東北血腸、臺灣豬血糕等。
和其他食物一樣,豬血再好也不能過量食用,因為血中同時含有新陳代謝廢物(包括激素、藥物、尿素等),大量食用也會給人體帶來負擔,營養專家建議除非特殊需要人群,一周食用不超過2次。豬血的營養十分豐富,素有“液態肉”之稱。據測定:每100克豬血含蛋白質16克,高于牛肉、瘦豬肉蛋白質的含量,而且容易消化吸收。豬血蛋白質所含的氨基酸比例與人體中氨基酸的比例接近,非常容易被機體利用,因此,豬血的蛋白質在動物食物中最容易被消化、吸收。豬血的另一特點是含脂肪量極少,每100克僅含0.4克,是瘦豬肉含脂肪量的1/70,屬低熱量、低脂肪食品。另外,豬血中所含人體必需的無機鹽,如鈣、磷、鉀、鈉等,以及微量元素鐵、鋅、銅、錳也較多。
相較于盒裝血豆腐的的加工步驟分別經過暫存攪拌-制冷罐-過濾罐-混料(冷熱缸)-脫氣罐-灌裝機-封膜機-噴碼機-加熱封口-切割機-殺菌,而散裝血豆腐相比較于傳統的血豆腐加工其實變化不算大,僅僅是為了節省人力和采用了一個混料罐,當然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食品要求,有地方的人要求血豆腐平整光滑,表面不能有氣泡一類的,那么如果是散裝血豆腐就需要在混料后加了一個脫氣罐。